來源:成都中牧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時間:2017-8-15 10:52:52點擊率:4538
豬屬恒溫動物,皮下脂肪厚,汗腺不發達,體內熱能散發較慢,因此,豬很不耐熱。飼養實踐證明,豬生長發育需要的適宜溫度隨體重和年齡增加而下降,初生仔豬為27~29℃,斷奶仔豬為21~24℃,生長育肥豬為15~25℃,產仔和哺乳母豬為16~18℃。當豬的產熱大于散熱,體溫升高,容易發生熱應激反應。
持續的熱應激可使豬的采食量降低6%~21%或更多,日增重減少。母豬則表現為卵巢機能減退,受胎率下降,妊娠末期死胎數增加,窩重減少,甚至流產,奶水品質和數量下降,最終引起產房仔豬拉稀和生長緩慢,影響仔豬成活率和斷奶重。公豬交配欲減弱,精液品質降低。
預防
改善飼養環境 許多養殖戶一般比較注重產房母豬和仔豬的保溫,但對防熱投入不夠。一般簡單的做法是在屋頂裝噴頭,具體距離要求整個屋頂無空白區。加強豬舍遮陽、通風、隔熱設施,如搭涼棚、植樹、種藤蔓植物;厚墊草屋頂、雙層屋頂、屋頂涂白色;電扇、通氣扇、天窗等,密閉式豬舍可采取濕簾縱向通風降溫系統。
提供足夠的飲水 豬在超出體溫10℃以上的環境中時,飲水量大增,若缺水或者飲水管在陽光下暴曬,導致豬飲水減少等都會加重熱應激。飲水中可加1%的食鹽。
合理調整飼料配比 提高日糧營養濃度,特別是能量、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,在豬采食量減少的情況下,盡量滿足營養供應。日糧中添加5%以內的脂肪和賴氨酸,可有效減輕熱應激的不良影響,獲得較好的生產成績。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也有明顯的防制熱應激的效果。在飼料兩餐之余,提供一些新鮮西瓜皮等青飼料供豬食用。
做好保健預防工作 ①當溫度超過34℃時,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E,或者在飲水中添加液體多維“維多利”飲水,能夠提高豬的免疫力,增強抗熱應激能力,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。②適量添加碳酸氫鈉(小蘇打)和微量元素鉀的含量,也可緩解熱應激對豬的不利影響。③也有在飼料中添加大豆黃酮素或?;撬峄?/span>300微克/千克鉻(吡啶羧酸鉻),鉻發揮作用需要一段時間,也可減輕熱應激對肥育豬的影響。④中獸醫一般采用清熱解毒除濕,與生津止渴的中草藥如山楂、蒼術、陳皮、檳榔、黃芩、大曲、石膏等配合,提高免疫力的黃芪、甘草等制成飼料添加劑(抗病毒I號粉),可以緩解炎熱環境對商品豬的影響,提高增重和飼料利用率。
在高溫高濕條件下,在分娩后18天的經產母豬基礎日糧中添加中草藥(黃芩、益母草、女貞子、陳皮、淫羊藿、生地、玄參)可有效改善高溫產后母豬的繁殖性能,母豬返情率均降低了20%,再發情的時間提前,產仔頭數提高。
治療
安全隔離患豬到陰涼通風處,頭部和心區施冷敷,涼水反復灌腸。
采取斷尾或耳靜脈放血后輸液。藥方:清開靈10~20毫升+強效阿莫西林1~5克+地米10~15毫克+0.9%氯化鈉500毫升靜脈注射。維生素C5克,靜脈注射或靜脈推注。為減輕腦肺充血,可適當耳靜脈放血,然后靜脈輸注復方氯化鈉或生理鹽水,配以5%碳酸氫鈉、安鈉咖、維生素C等。
注射安鈉咖、樟腦、尼可剎米,興奮心肺功能。
盡量減少長途運輸,必須運輸時,裝豬前用長效土霉素2~3毫升。中途噴霧降溫。到達目的地后用強力霉素和維多利飲水。
辛寒解表、散寒化濕 迅速緩解癥狀,降低死亡率可用:
藿香正氣口服液
【臨床應用】
本品內服能發汗解熱、調整胃腸、祛痰止咳、殺菌抗病毒;外用噴霧可殺滅空氣中的細菌、霉菌及病毒,并能降溫、預防蚊蟲叮咬。
1.豬的高熱綜合癥、豬鏈球菌病、豬附紅細胞體病等各種原發、繼發癥。臨床表現突然發病,精神萎頓,初期食欲減少,周身燒熱,惡風發顫,眼紅鼻塞,呼吸增快,吻突干熱,鼻汗時有時無,大小便正常,繼則食欲大減或不食,呼吸迫促,糞干尿黃,口色黃,苔薄黃,津少,脈浮數,如延誤治療,則燥熱傷肺而呈肺熱癥。
2.雞、鴨、鵝、鵪鶉等禽因高溫、高濕天氣,舍內溫度、濕度均較大,加之長時間使用濕簾與風機造成外感風寒,胃腸不和,濕邪困脾,出現輕微流涕、怕冷、腹瀉、采食不增、精神差,死淘并不多等癥狀。
【用法用量】
拌料:治療每公斤飼料用10ml,每天2次,連喂3-5天為一個療程;預防用量減半。
飲水:治療每1000ml兌水500l,連飲3-5天為一個療程;預防用量減半。
藿香正氣口服液
關注我們的微信